对于中收入者:社保之外,商保补充,除了重疾险之类的外,要考虑长期性寿险和医疗险等,匹配自己实力和需要的保障。下面为大家推荐《2017年对比社保和商业重疾险区别,二者有哪些优缺点》,欢迎阅读。
2017年对比社保和商业重疾险区别,二者有哪些优缺点
一、社保的优势
(一)便宜;
(二)保证续保、带病投保不拒保不加费。
二、社保的缺点
(一)看病就医费用有缺口
1.先从看病就医的费用说起,有了医保后,明面上需要自掏腰包的部分包括:
a.起付线;
b.起付线之上,医保也不会100%报销,通常会有20%~30%需要自掏腰包;
c.超过封顶线的部分也不会报销(封顶线与当地社平工资有关);
d.自费药、进口药;
e.境外就医(港澳台);
f.因打架斗殴、交通、医疗事故等第三方责任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;
g.专款专用,实报实销;
h.住院押金(这个入院先掏钱吧,掏钱后诊疗消费了,社保该怎么报销就怎么报销)。
还有一些是连带的、隐含性的损失,主要包括:
a.因病辞职或误工,无收入来源;
b.家庭日常开支、教育,因收入减少无法周转。
一、商业重疾险的优势
(一)定额给付
一般确诊给付,后自主管理支配这笔保险金该如何使用,是治疗疾病、康复护理、还是弥补中断的收入,实现其他财务目标等等。注:一定要发生合同约定疾病。
(二)社保补充
弥补起付线以下和未报销的部分费用。
(三)收入损失补偿
保险金用来支付恢复期间的任何费用及收入损失补偿:医学上以“五年存活率”来评定一个疾病是否可视为痊愈,即确诊后五年后仍然生存,可视为该患者痊愈,他的死亡率和正常的同龄人一样。因此在确诊后5年内,不会恢复高强度、高压力的工作,致使收入大幅缩水甚至中断。
二、商业重疾险的缺点:
1、既往症不赔,或者除外责任、加费、拒保;
2、有等待期限制;
3、先天性疾病不保;
4、有投保年龄限制,一般超过55岁很难买到重疾险;
5、商业保险公司不是非盈利组织,所以不管怎么便宜,缴费比社保要高很多;
6、缴费越早越便宜,但过了40岁缴费,一般会出现保费与保额倒挂(累交保费超过保额情况)。
总结:
1、对于低收入者:以社保为主的基本保障;商保即使有也是单点的、针对性的,如重疾险等
2. 对于中收入者:社保之外,商保补充,除了重疾险之类的外,要考虑长期性寿险和医疗险等,匹配自己实力和需要的保障;
3.对于高收入者:多元化的综合保障,注重财富配置,注重保障与增值搭配。
延伸阅读
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如何选择
专家提醒,不考虑通胀因素,消费型险种虽然在初期便宜,但买到最后由于年龄的增加风险系数加大,所以保费也相应翻番。作为长期保障而言,消费者宜购买储蓄型,作为初期储蓄较少的消费者,购买消费型重疾险,可以较低的保费获得短期的足额保障。
业内人士指出,保险最重要的是提供保障,并非来计算收益。年轻时风险低,有更多的选择,消费者可以用购买消费型保险结余下来的保险费去做投资,20年后自己给自己保障。
还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买到足额的大病保险是明智的选择,这可以避免医疗费开支导致家庭资产的损失。一般而言,家庭收入的10%-15%用来买全家的大病保险是合理的支出。
目前看来,购买商业健康险10万-20万元保额比较合适,低于10 万元的保障功能太弱,超过30万元对普通投保人来说意义较小。当然,如果有条件,30万以上的大病额度也是必要的。
在具体操作细节上,消费者在决定投保重疾险后,需回答个人健康及家族病史等与投保有关的问题,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定要仔细阅读并如实填写投保单。如果相关情况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,将来申请给付保险金时可能无法得到保险保障。
最后,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定要在投保单相应落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,没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亲笔签名,往往会引起纠纷。
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若有不妥,请告知,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!
271976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